爬電距離:在絕緣子正常施加運行電壓的導電部件之間沿其表面的最短距離或最短距離之和。 注1:水泥或其他非絕緣的膠合材料表面不能計入爬電距離。2:若在絕緣子的絕緣件上施有高阻層,該絕緣件視為有效絕緣表面,其表面距離計入爬電距離。
絕緣子爬電距離示意圖
這就是為什么我們的絕緣子要設計成這種傘的形狀了吧,就是為了增加爬電距離,增加爬電距離的同時且不能減低機械強度,所以我們有時候要用很多片的緣故。
這里提一下,因為我們的絕緣子主要工作環境是室外,受天氣和空氣污染的影響,絕緣子表面會積累污染物或塵埃,降低絕緣子的絕緣程度,所以我們在前期設計前就要考慮到,不同的電壓等級,不同的環境,不同的污穢程度所,不同的選擇類型。
絕緣子的爬電比距:絕緣子的總爬電距離L除以試驗電壓與根號3的積;它通常以mm/kV來表示。
統一爬電比距:絕緣子的爬電距離與絕緣子兩端最高運行電壓有效值的比值。一般以mm/kV為單位。
在輸電線路設計中,絕緣子選擇的主要依據之一。后期絕緣子講述。
閃絡(絕緣子的):在絕緣子外部且沿其表面的一種貫穿性放電,使正常情況下承受運行電壓的部件之間發生電氣連接。如霧天,受潮濕空氣的影響,絕緣子表面產生的電暈效應。
擊穿(絕緣子的):穿過絕緣子固定絕緣材料,使其絕緣強度永400-000-6698久喪失的一種破壞性放電。擊穿也是一種導電現場,絕緣子的絕緣程度承受不了所架設的導體傳輸的電壓,導致高電壓往低電壓方向放電,造成的絕緣子擊穿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