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緣子的分類及其應用:
絕緣子按安裝方式可劃分為懸式和支柱兩類。在材料方面,則有瓷質、玻璃纖維以及復合材料(亦稱合成材料)之分。此外,根據使用電壓等級的不同,絕緣子可分為低壓與高壓兩大類。在特定環境下,如污穢地區,會使用到耐污絕緣子;而對于直流電壓系統,則需選用直流絕緣子。同時,還有針對各種特殊用途的絕緣子,例如絕緣橫擔、半導體釉絕緣子等。
值得注意的是,絕緣子的擊穿特性也是一個重要的分類依據。根據這一特性,絕緣子可分為A型(不可擊穿型)和B型(可擊穿型)兩類。在實際應用中,這兩類絕緣子各有其獨特的適用場景。
在臟污環境中,瓷質絕緣子表面可能會沉積大量污罽顆粒。當這些顆粒遇到潮濕環境時,會在瓷表面形成導電液膜,顯著降低瓷質絕緣的耐壓能力,使得閃絡電壓大幅下降。這是瓷質絕緣在污濕條件下容易發生閃絡的主要原因。值得注意的是,污罽和潮濕是導致瓷質絕緣閃絡的必要條件,單純臟污而環境干燥的情況下,瓷絕緣不會發生閃絡。因此,在潮濕天氣條件下,必須對臟污的絕緣子進行清掃,以恢復其原有的絕緣水平。一般來說,在普通地區每年應清掃一次,而在重污罽區則需每年清掃兩次。
長期戶外使用過程中,由于風吹日曬和電壓作用,某些瓷瓶可能會逐漸失去絕緣性能。當瓷瓶的絕緣被破壞,其絕緣電阻接近于零時,該瓷瓶在瓷瓶串中所承擔的電壓值也接近于零,這樣的瓷瓶被稱為“零值瓷瓶”。如果不及時將這類已損壞的瓷瓶進行更換,可能會出現多個瓷瓶損壞的情況,從而引發嚴重的運行風險,例如導線電壓可能擊穿所有完好的瓷瓶(剩余瓷瓶)導致單相接地事故,進而影響正常供電。因此,為了防止這類情況的發生,需要定期對瓷瓶進行測量以找出壞掉的瓷瓶。為了保證供電的連續性和可靠性,通常采用帶電測量瓷瓶的方法進行測試。目前常用的測試方法是間隙放電法。在測試過程中,將測試桿上的兩根電極分別接觸到絕緣子的兩端金屬部分,通過觀察火花間隙放電火花的大小來判斷絕緣子的好壞。如果測試過程中沒有出現火花放電現象,則說明該絕緣子已經失去了絕緣性能(即零值絕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