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位于東南沿海,經濟發達,電力需求強勁。面對臺風、強風、大風等惡劣天氣對電網的挑戰,自2006年浙江電網首//創跳線用防風偏復合絕緣子,跳線風偏故障治理取得顯著效果。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憑借多年的跳線風偏故障治理研究和工程實踐,主導制定了浙江省電力學會標準《跳線用限位式防風偏復合絕緣子技術條件》。
該標準明確了35-500kV限位式防風偏復合絕緣子的分類命名、技術要求和試驗方法,統一并規范了參數定義、制造標準和設計應用原則,為保證產品質量和合理規范使用提供依據。該標準填補了國內該領域的專業標準空白,為應對臺風、強風、大風等惡劣天氣提供了科學的技術支撐,保障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跳線用防風偏復合絕緣子(110kV-220kV)由浙江公司首創,全國已使用百萬余支,有效地抑制了輸電線路耐張塔跳線風偏閃絡故障,具有不改變橫擔掛點結構、安裝方便等特點,被納入國網基建新技術推廣目錄和國網十八項反措,產品應用面廣。2018年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在此基礎上進一步完成了500kV跳線用限位式防風偏復合絕緣子研究工作。
該標準于2020年5月立項,由浙江華云電力工程設計咨詢有限公司牽頭,聯合浙江金鳳凰電力科技有限公司、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國網浙江省電力有限公司經濟技術研究院等單位起草。標準在制定過程中,充分考慮并結合吸收了現行絕緣子、金具相關標準要求,以及與現狀輸電線路耐張塔跳線安裝方式的兼容性。標準統一了固定式和限位式命名,采用限位式結構,降低風荷載作用力和造價;提出了50%額定彎曲負荷下的最大偏移量要求,確保最大使用負荷下的安全性;規范了芯棒水擴散試驗泄露電流要求,提出了防風偏絕緣子芯棒搖擺疲勞試驗方法;新增最大使用彎曲負荷下偏移試驗,考核運行中實際最大風偏范圍;統一芯棒直徑規格,通過彎曲強度、偏移量試驗驗證和理論分析,給出不同電壓等級芯棒直徑推薦值,便利生產指導;明確了防風偏復合絕緣子外絕緣配置原則、額定彎曲負荷選用原則和耐張塔跳線風偏18°和33°校核方法。
該標準的發布實施改變了110kV-330kV跳線用防風偏復合絕緣子采購僅基于物資技術規范,參數定義比較混亂、制造無統一標準、設計應用無統一原則的局面;為限位式防風偏復合絕緣子的設計、采購、制造、試驗和使用提供了科學依據,有效減小線路走廊寬度和鋼材的使用量,有效節約土地資源。標準實施以后,能有效控制電網事故率,提高電網安全穩定性,規范推動限位式防風偏復合絕緣子在35kV-500kV 輸電工程的防災減災中的應用。